贾樟柯十年之约:《故人》回望与对话未来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贾樟柯的十年与山河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大师班现场,灯光暗下来的时候,贾樟柯坐在台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保温杯。这个山西男人说起话来还是带着汾阳口音,讲到《山河故人》里2025年的段落时,他突然笑了:”当时觉得2025年特别遥远,现在一看,明年就到了。”
十年前拍《山河故人》时,贾樟柯把第三个故事放在2025年。银幕上董子健和张艾嘉在澳洲的忘年恋,用1.85:1的画幅框着,和1999年4:3画幅的迪厅、2014年16:9画幅的黄河冰面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摄影师余力为说,他们特意用不同画幅来区分年代,”就像人记忆里的画面,不同时期的回忆总带着不同的框”。
市山尚三记得很清楚,2014年冬天在山西拍雪景时,贾樟柯总在监视器前搓手。这个日本制片人说,当时数字摄影机已经普及,但贾樟柯坚持用胶片拍1999年的段落,”他说颗粒感里藏着时间的密码”。结果真让导演说中了——去年修复老片时,他们发现早期数字素材已经出现数据损耗,反而是胶片保存完好。
聊到父亲去世那段,贾樟柯突然停下来喝了口水。那是2014年的事,正好在拍《山河故人》。电影里赵涛在父亲灵前跳迪斯科的戏,其实是他自己的经历。”山西人守灵要守三天,到了后半夜,亲戚们开始打牌聊天。我突然想起父亲年轻时爱跳舞,就找了台录音机放迪斯科。”这个细节后来被马修·拉克劳写进法国版的场刊里,这个加拿大剪辑师说:”贾的剧本里总藏着私人记忆的琥珀。”
谈到电影里的”无效时间”,余力为突然兴奋起来。他模仿贾樟柯在片场的样子:弓着背,眯起左眼,要求多拍五分钟角色发呆的镜头。”现在商业片恨不得每秒钟都在推进剧情,但老贾就爱拍人吃饭、等车、晒太阳。”他们为这个吵过架,在剪《三峡好人》时差点掀桌子。结果成片里韩三明蹲在江边吃糖的镜头,成了柏林电影节上讨论最多的段落。
张阳说起《江湖儿女》里用手机拍摄的段落。2017年在三峡拍戏时,贾樟柯突然要求把iPhone塞给廖凡。”当时我们都懵了,结果成片里那段摇晃的短视频,反而比4K摄影机拍的更有江湖气。”这个录音师现在随身带着两支不同型号的麦克风,一支收环境音,一支专录手机外放声——都是被贾樟柯逼出来的习惯。
聊到AI时,贾樟柯突然摸出手机给大家看一段AI生成的山西老宅。”你们看这个砖缝,算法还是太规整了。”他说最近在写的新剧本里,想用AI复原某个消失的县城,”不是要完美复刻,就要那种记忆里模糊的质感”。马修在旁边插话,说贾导连微信语音都要收藏,”他说这些失真的压缩声,是数字时代的民间档案”。
快结束时,有观众问为什么总拍山西。贾樟柯挠挠头,说起去年在平遥影展看到的一幕:几个中学生站在《小武》的海报前自拍,背景是已经拆掉的汾阳百货大楼。”你看,我们拍电影就像往河里扔石头。”他比划着涟漪的形状,”现在这些小孩手机里的自拍,说不定哪天就成了他们孩子的《山河故人》。”
散场时,工作人员开始拆背景板。贾樟柯站在”山河回望”四个字下面,盯着手机里的天气预报看。他说等北京下第一场雪的时候,要重映《山河故人》的4K版。”十年了,该看看那些雪花有没有化。”余力为在旁边笑他矫情,手里却已经打开了购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