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首映:退役军人电影,共鸣坚守担当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兵的人脱下军装之后
北京中影党史馆电影院门口排起了长队,4月19日这天,很多人都是冲着《荣耀》这部片子来的。我注意到队伍里有几个腰板挺得特别直的中年人,一看就是当过兵的。这片子讲的就是他们这群人的故事——脱下军装后的日子,比想象中难熬得多。
李健演的杜超是个典型。电影开场就是他在香菇大棚里焦头烂额的场景,这个退伍老兵搞了个兵创基地,带着几个战友想靠种香菇翻身。镜头扫过发霉的菌棒,账本上密密麻麻的红字,还有催债人堵门的阵仗,把创业的艰难拍得特别实在。我看的时候就在想,这哪是演戏啊,分明是把现实里那些退伍兵的经历直接搬上银幕了。
最扎心的是杜超和李大伟那家子的戏码。那志东演的李大伟牺牲前把儿子托付给杜超,结果这孩子叫李洛的,才上初中就闹着要辍学打工。有个镜头我记到现在——李洛偷偷跑去工地搬砖,杜超找过来时,孩子手上的血泡都磨破了,还梗着脖子说”我爸走了,我得养活奶奶”。董李无忧把这孩子演活了,那股倔强劲儿看得人心里发酸。
这片子狠就狠在,它不光是卖惨。杜超发现李洛被犯罪团伙拐走那段,节奏突然就紧张起来了。老兵们集结起来救人那场戏,常晓阳导演拍得特别带劲——虽然都退伍了,但战术配合一点不含糊。有个细节特别戳人:他们翻墙时还是习惯性地互相搭人梯,就像在部队时一样。黄晓娟演的李奶奶举着儿子军装照哭求杜超那场戏,我前排几个大老爷们都在抹眼泪。
听说剧组为了这片子没少下功夫。编剧团队跟退伍兵同吃同住小半年,把那些鲜为人知的辛酸事都挖出来了。李健他们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军训,练到后来连走路的姿势都改不过来。首映礼上有个真当过兵的老哥说,看他们敬礼的手势就知道是认真练过的,不是糊弄观众。
首映那天来了不少特殊观众。我旁边坐着位烈士家属,电影放到李大伟牺牲那段时,她抖得特别厉害。散场时听工作人员说,现场还有全国退役军人模范和在各行各业打拼的老兵。这片子4月26日正式上映后,听说还要搞”全国助力观影计划”,给退伍兵和家属优惠。最实在的是,部分票房要捐给退役军人公益基金,这比空喊口号强多了。
《荣耀》这个片名起得妙。它不是说穿上军装才有荣耀,而是告诉你,那些当过兵的人,就算脱下军装骨子里还是兵。就像杜超在电影里吼的那句:”咱当兵的人,到哪都不能给这身军装丢脸!”这话听着简单,可要真做到,得摔多少跟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