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新版片场:罗比婚纱造型曝光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听说埃默拉尔德·芬内尔要拍新版《呼啸山庄》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姐们儿可真会挑硬骨头啃!毕竟勃朗特姐妹这部1847年的小说,光是影视改编就有十几个版本,最经典的1939年劳伦斯·奥利弗那版都快成古董了。但看到玛格特·罗比要演凯瑟琳,雅各布·艾洛蒂演希斯克利夫,我突然觉得——说不定这次真能搞出点新花样?
先说说选角这事儿。玛格特·罗比演凯瑟琳简直像从书里蹦出来的,你看她之前在《巴比伦》里那种疯劲儿,完全就是凯瑟琳那句”我就是希斯克利夫”的具象化。这姑娘在荒野上光脚狂奔的戏份,我打赌芬内尔肯定得让她来段即兴发挥。至于雅各布·艾洛蒂,这哥们儿在《亢奋》里演内特时那种阴郁暴躁的气质,活脱脱就是成年后的希斯克利夫——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驾驭从吉普赛孤儿到暴戾庄园主的转变,毕竟小说里希斯克利夫可是被描述成”黑眼睛的魔鬼”。
特别有意思的是找了欧文·库珀演少年希斯克利夫,这孩子在《混沌少年时》里演问题少年已经驾轻就熟。我猜电影肯定会保留原著里那个经典场景:老恩萧把这个”脏得像黑炭”的野孩子带回家时,小凯瑟琳(夏洛特·梅林顿饰演)躲在窗帘后面偷看的镜头。说到这儿不得不提选角导演的用心,连少年演员都和成年版长得有几分神似,玛格特·罗比和夏洛特·梅林顿都是金发蓝眼,雅各布和欧文都有那种棱角分明的下颌线。
故事背景还是放在约克郡的荒原上,听说剧组真的去英格兰北部取景了。想想看啊,那些石楠丛在风里像海浪一样起伏的画面,配上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在暴雨里互骂的戏码——光是脑补就起鸡皮疙瘩。小说里那些名场面肯定一个都少不了:凯瑟琳发着高烧说”如果其他一切都死了,而他活着,我还能继续活下去”,希斯克利夫挖开她坟墓时发现”她的面容丝毫未变”,还有最后那个开放式结局,老仆人洛克伍德看见两个鬼魂在荒野上游荡。
不过芬内尔导演最让人期待的是她怎么处理那些”少儿不宜”的内容。要知道当年这小说被骂得可惨了,有人说它”比意大利油画还赤裸”,维多利亚时代的卫道士们简直要气疯——毕竟书里又是乱伦暗示(凯瑟琳说她和希斯克利夫”共享同一个灵魂”),又是家庭暴力(希斯克利夫差点把伊莎贝拉勒死),还有各种诅咒、掘墓、精神失常。2011年那版拍得太唯美,反而把原著里的黑暗气质弄丢了。但芬内尔可是拍过《前程似锦的女孩》的,她对人性阴暗面的把握绝对够狠。
说到改编历史,其实每个版本都有侧重点。1939年那版直接把后半段删了,就拍到凯瑟琳去世;1992年拉尔夫·费因斯那版把希斯克利夫演得太像文艺青年;2009年ITV的剧集倒是够黑暗,但把原著碎片化的叙事改得太线性。这次芬内尔说要保留小说里”嵌套叙事”的结构,就是老仆人奈莉(周洪饰演)给洛克伍德讲故事的方式。这个选择很聪明,毕竟原著那种”故事套故事”的讲法才是精髓。
我个人最期待的是看怎么处理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小说里这家伙坏得很有层次——他让亨德利(凯瑟琳的哥哥)酗酒破产,骗走林顿家的财产,逼自己儿子和小凯瑟琳结婚,最后连自己都快被仇恨吞噬。雅各布·艾洛蒂要是能演出这种”恶魔般的魅力”,那绝对能超越之前所有版本。还有凯瑟琳那个优柔寡断的丈夫埃德加(沙扎德·拉蒂夫饰演),这次找的演员居然是个混血,看来是要强调林顿家和恩萧家的阶级差异。
说到阶级,这可能是电影最难呈现的部分。原著里希斯克利夫被歧视不仅因为他是孤儿,更因为他是个”黑发吉普赛人”。19世纪的约克郡乡下,这种种族歧视比伦敦严重十倍。芬内尔要是敢拍出希斯克利夫被叫”黑鬼”的场面(原著确实有这个意思),那可比任何爱情戏都更具冲击力。还有奈莉这个角色,周洪来演估计会加入些新解读——毕竟原著里这个女仆既是旁观者又是推手,她那些”好心办坏事”的操作也是悲剧的催化剂。
现在最好奇的是电影怎么处理结尾。原著最后那段太绝了:村民们声称看见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鬼魂在荒野上并肩行走,连墓碑都故意弄得歪歪扭扭——凯瑟琳的挨着林顿家的,希斯克利夫的却偏要朝向她的方向。这种”死了都要爱”的哥特式浪漫,要是能用视觉语言表现出来,绝对比任何台词都震撼。听说芬内尔特意找了《灯塔》的摄影师,看来是要玩光影魔法了。
说实话,2026年才上映等得人心痒。不过想想看,1939年版的黑白摄影像阴郁的版画,1970年版充斥着嬉皮士式的癫狂,这次说不定能拍出21世纪的新暴力美学?毕竟现在观众可比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承受力强多了,那些关于”灵魂撕裂”的台词,配上荒原上呼啸的风声,搞不好真能让人体会到什么叫”比死亡更强大的爱情”。到时候电影院估计得分发纸巾——不是用来擦眼泪,是给吓哭的观众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