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电影资讯

第76届柏林电影节:2026年2月12日至22日举办

第76届柏林电影节:2026年2月12日至22日举办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一场关于电影、梦想与现实的狂欢
听说要在2026年2月12日到22日举行了?这消息让我想起去年那场热闹。记得2025年那会儿,电影节从2月13日一直嗨到23日,整整十天,整个柏林都沉浸在电影的氛围里。艺术总监这次又要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我特别好奇。
第76届柏林电影节:2026年2月12日至22日举办-1
去年那届可真是精彩。最佳影片金熊奖给了达格·约翰·豪格鲁德的《性梦爱三部曲:梦》,这片子我后来找来看过,讲的是三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第一个故事里那个总做春梦的图书管理员,第二个故事里沉迷于虚拟性爱的游戏设计师,第三个故事里在养老院里寻找真爱的老人,导演用特别细腻的手法把梦境和现实搅和在一起,看得人晕乎乎的却又欲罢不能。最绝的是结尾,三个主角在同一个梦境里相遇,那种虚实交错的感觉,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头皮发麻。
中国导演霍猛拿下最佳导演奖的《生息之地》我也看了。讲的是山西农村一个快要消失的村庄,最后一个留守老人和突然回来的孙子的故事。霍猛把镜头对准那些快要倒塌的土坯房,对准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对准孙子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挣扎。有个镜头我印象特别深:老人蹲在田埂上吃面条,远处是正在建设的高楼,那种新旧交替的冲击力,看得人心里发酸。霍猛说这片子拍了三年,光是等那个村庄下雪就等了大半年,这种执着也难怪能打动评委。
翠西·图特接手柏林电影节后,明显感觉选片口味变得更丰富了。她总说”电影应该像城市一样多元”,去年就安排了不少小众国家的片子。我特别喜欢其中一部尼日利亚电影,讲拉各斯贫民窟里一群孩子用废弃材料造相机的故事,那种粗糙生猛的生命力,跟欧洲电影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图特还搞了个”虚拟现实电影单元”,戴上VR眼镜看电影,360度全景,连背后发生的事都能看见,这种体验太新鲜了。
说到电影节期间的柏林,整个城市都变了个样。波茨坦广场上支满了临时影院,亚历山大广场那边天天有露天放映。去年最夸张的是有个韩国导演,把他那部讲都市孤独症的片子放在地铁里放映,观众得跟着地铁一趟趟地坐,跟主角一起经历那种循环往复的孤独感。这种放电影的方式,也就柏林电影节敢这么玩。
我记得去年有场论坛特别火,讨论的是”流媒体时代电影节的未来”。Netflix的人说他们一年投的钱比整个欧洲艺术电影基金都多,气得几个老导演当场摔话筒。后来翠西·图特出来打圆场,说”电影院不会死,就像书不会死一样”,这话说得真好。现在想起来,电影节最珍贵的可能就是这种面对面吵架的机会吧,比在推特上互撕强多了。
今年这届会是什么样呢?听说图特在非洲和南美挖了不少新人导演,还说要增加环保主题的片子比重。我倒希望多看到点像《生息之地》这样扎根现实的电影,现在太多片子都在玩形式,故事反而讲不利索。不过谁知道呢,说不定又会冒出个像豪格鲁德那样的怪才,拍部让人看不懂但又忘不掉的电影。反正2月份的柏林,我是肯定要去的,就算抢不到票,在电影院门口蹲黄牛也值了。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