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砖》高清版本原声版百度云资源下载【HD-MP41.7GB】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寻砖记
这消息,是隔壁修自行车的王瘸子告诉我的。他一边给车胎补着胶,一边头也不抬地说:“老陈,你那城墙砖,怕是要上电影了。”我正给院里的月季剪枝,手一抖,剪子差点划了手。
电影叫《寻砖》,说是明年十一月才上映。可他们的人,已经来了。
见面会那天,老城墙下搭了台子,红毯铺着,灯光晃眼。主演张亮个子真高,站在人群里像根旗杆。鄂靖文倒是随和,笑着用刚学的本地话打招呼。主持人说,这是部黑色幽默的片子,有“河北温度”。我不懂什么叫黑色幽默,但温度我是知道的——就像这老城墙,夏天烫手,冬天冰手,那都是它的温度。
他们讲剧情,说一个外地人来山海关寻宝,闹出一连串笑话。我听着,手里的砖块渐渐沉了。这砖在我家传了三代,青灰色,边角磨得圆润,上面有些模糊的刻痕。爷爷说,这是明长城的老砖,嘉靖年间烧的。1948年解放山海关,一颗炮弹炸塌了角楼,这块砖崩到护城河里,爷爷摸黑捞上来的。
“留着,”爷爷临终前说,“比命重。”
可现在拍电影的人来了,满城找砖。文物局的小赵也来了,拿着本子登记谁家有老物件。巷子口李奶奶交了个石臼,得了面锦旗;开饭店的刘胖子捐了对门墩,电视台来拍了新闻。他们都劝我:“老陈,一块砖头,藏着掖着干啥?”
但我记得爷爷的话。记得他摩挲砖面时,眼神里的东西。
电影开机那天,剧组在天下第一关前烧香拜神。我远远看着,突然明白了爷爷为什么说这砖比命重。不是因为它值钱,而是因为它见过太多——见过戚继光的兵举着火把夜巡,见过八国联军的炮火,见过日本人铁蹄踏过,也见过解放军红旗插上城楼。每一道刻痕,都是时间的皱纹。
十一月了,渤海的风开始硬起来。剧组还在拍,据说要拍到落雪。我每天还是修我的钟表,在放大镜下看齿轮咬合,听滴答声不息。有时我会想,电影拍完了,那些人走了,山海关还是山海关。游客们看了电影,会来寻找他们想象中的“砖”,而我这块真砖,依然在阁楼的木箱里,继续它的沉默。
昨晚梦见爷爷,还是蹲在河边捞砖的样子。醒来后,我爬上阁楼,打开木箱。砖静静地躺着,晨光透过瓦缝照进来,那些刻痕仿佛在呼吸。
我轻轻合上箱盖。就让它继续睡吧,在这座叫做山海关的城里,在这段比电影更长的时光里。
而电影,终究会散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