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电影资讯

《编号17》:科幻“小时代”还是重生“爽片”?

《编号17》:科幻“小时代”还是重生“爽片”?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编号 17》:一部令人遗憾的科幻电影
最近看了一部名为《编号 17》的电影,本以为会是一场精彩的太空冒险之旅,结果却有些不尽人意。
《编号17》:科幻“小时代”还是重生“爽片”?-1
这部电影讲的是男主角米奇,因为生活的压力无奈之下申请成为太空移民计划里的“消耗品”。然而在一次任务中,他竟然意外逃脱了自我销毁,还与重生的另一个自己相遇,于是一场在太空中的生存之战就此展开。电影的导演是奥斯卡金像奖导演,在北美有着不错的口碑,可在国内,上映两天票房却仅仅只有 700 多万元,这样的成绩实在算不上好。
宣传标语“宇宙牛马,职业巅疯”,咋一听很吸引人,但实际看了电影后,很多观众觉得这有“标题党”的嫌疑。而且部分观众认为电影所呈现出的爽感过于俗气,和宣传所说的有很大差距。
《编号17》:科幻“小时代”还是重生“爽片”?-2
电影中有个很有趣的设定,主角作为“消耗品”在太空中重生,但是却无法逆转时间和命运。本以为会有很精彩的呈现,结果却被无聊地表现出来,让观众期待的那种革命性转变根本没有出现。主演罗伯特·帕丁森倒是很适合这个角色,他也被称为“天选消耗体”,因为他在多部电影中都扮演过类似被消耗的角色。
原本大家都期待电影能深入探讨“消耗品”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可电影却转向了爱情喜剧,让人大失所望。电影结局更是被观众所质疑,强行的大团圆结局,根本没有深刻地讽刺社会体系。导演试图通过喜剧元素和荒诞手法来减轻电影的沉重感,但结局的逻辑却显得很割裂,人物的走向也过于工具化,受外力影响太明显了。更让人无奈的是,电影的创作自由似乎被外力左右,导致剧本变得面目全非,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呢。
《编号17》:科幻“小时代”还是重生“爽片”?-3
总的来说,《编号 17》有着吸引人的科幻设定,可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不够好。宣传上的名不副实,观众接受度不高,电影深度不足,讽刺主题表现不佳,这些都导致了它在中国市场上的不佳表现。希望以后的电影能够吸取教训,不要只注重一些表面的东西,而要真正地把故事讲好,把内涵体现出来,这样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毕竟,我们观众想要看到的不仅仅是华丽的特效和空洞的口号,更希望看到有深度、有情感、有灵魂的作品。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