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饶晓志:他如何驾驭“不正常”赛道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镜头对准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曾海若与《阳光照耀青春里》的现实关照
“你知道吗,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会笑会哭,会期待爱情。”导演曾海若在片场反复对演员们说着这句话。这位以纪录片见长的导演,在《阳光照耀青春里》中完成了他的剧情长片处女作,把镜头对准了精神病院里那些被社会遗忘的面孔。
男主角何立穿着条纹病号服在院子里转圈的样子,让人想起那些被锁在铁门后的灵魂。影片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何立趴在铁丝网上望着外面的世界,阳光透过网眼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这个画面没有台词,却道尽了这群人最深的渴望——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像普通人一样站在阳光下。曾海若用他纪录片导演特有的耐心,捕捉着这些细微的日常瞬间,让观众看见精神病患作为”人”的完整样貌。
饶晓志谈起与曾海若的合作时眼睛发亮:”他总能在最灰暗的角落发现诗意。”这位《你好,疯子!》的导演担任本片监制,两位创作者碰撞出的火花让剧本里那些抽象的诗意变得触手可及。影片中那些虚实交织的处理特别打动人——当何立在雨中跳舞时,你分不清这是他的幻觉还是真实发生的场景,但这种模糊恰恰还原了精神障碍者眼中的世界。
演员们的表演让这些角色活了起来。蒋奇明为了演好何立,在精神病院做了半个月义工,他注意到病人们吃药时会有个共同的小动作——把药片放在舌尖停留几秒才咽下去。这个细节被他带到了表演中,成就了那个让人心碎的服药场景。陈明昊饰演的医生查房时总是不自觉地用钢笔轻叩病历本,这个即兴发挥的小动作让角色立刻立体起来。肖央则完全颠覆了以往形象,他扮演的护工老周会在深夜偷偷给病人们分香烟,这个充满人情味的设定来自演员自己的叔叔——一位在养老院工作二十年的护工。
影片最震撼的段落发生在病区联欢会上。当病人们笨拙却认真地表演节目时,镜头扫过观众席——有护士在偷偷抹眼泪,有病友笑得前仰后合,也有家属神情复杂地旁观。这个长达七分钟的长镜头里,每个群演都在演绎自己的故事。这些演员大多来自话剧舞台,他们带着各自创作的人物小传进组,使得背景角色也充满生命力。饶晓志说:”好的表演就像阳光,能照亮剧本里没写到的角落。”
在拍摄何立试图逃出病院那场戏时,曾海若突然让摄影师关掉所有人工光源。月光下,何立的剪影在围墙上摇晃,远处城市的灯火像星河般闪烁。这个即兴的改动后来成为全片的点睛之笔——那些我们避之不及的精神病患,其实和我们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
影片上映后,有位精神科医生在影评里写道:”终于有电影拍出了我每天见到的场景——他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病人。”这或许就是《阳光照耀青春里》最珍贵的地方:它不猎奇、不煽情,只是安静地呈现那些被贴上标签的生命如何努力活着。当片尾何立对着镜头露出羞涩笑容时,你会突然意识到,那道隔在”正常”与”异常”之间的围墙,或许从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