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武之地》预告:肖央齐溪战火逃生,窒息感爆棚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枪声响起时,我们才懂什么叫”用武之地”
“快逃!”——预告片里肖央那声撕心裂肺的吼叫直接把我钉在了椅子上。手机屏幕上,齐溪饰演的医生满脸是血地抱着急救包在枪林弹雨中爬行,任达华那个老戏骨蜷缩在铁笼子里,眼神里的恐惧真实得让人发毛。这就是申奥导演的新片《用武之地》给我的第一记闷棍,15秒的贴片预告愣是拍出了让人窒息的压迫感。
这片子来头不小。宁浩监制这块金字招牌往那一摆,就知道不是普通货色。导演申奥之前拍《受益人》就擅长把小人物的绝望拍得扎心,这次带着编剧许渌洋直接玩起了更大的——把境外人质事件搬上银幕。我查了资料,故事原型是2018年非洲某国真实发生的绑架案,当时有中国工程师和记者被困战区78天。电影里肖央演的战地记者马笑和齐溪演的医生潘文佳,就是照着那对死里逃生的夫妻改的。
最让我头皮发麻的是拍摄细节。剧组真跑到摩洛哥的荒漠里取景,预告片里那些炸飞的汽车残骸和弹孔累累的墙壁,全是实拍不是特效。申奥在采访里说,他们特意找了当地经历过战争的群众演员,”那些人看见道具枪都会下意识抱头蹲下”。郑恺演的工程师苗峰被绑着手脚拖行的镜头,据说拍完他膝盖全磨破了,但效果确实震撼——你都能看见沙粒嵌进伤口的血痕。
任达华演的华侨商人周伟杰可能是全片最复杂的角色。预告里有个细节,他一边帮肖央他们撬锁,一边偷偷把半块饼干塞进鞋底。这种求生本能和人性挣扎的微妙平衡,老戏骨演起来简直信手拈来。我注意到个画面,四人躲在废墟里时,任达华手腕上露出道伤疤,这估计是伏笔——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原型事件里确实有个商人,为保护人质谎称自己是头目,结果被折磨得十指骨折。
这片子的聪明之处在于没拍成英雄主义爽片。你看预告里肖央的狼狈样:名牌记者沦落到喝污水、学用碎玻璃割绳子,齐溪的医生更惨,要亲手给丈夫缝合伤口连麻药都没有。有个一闪而过的镜头特别戳心,她躲在集装箱后边哺乳,背景音是迫击炮的爆炸声。申奥说这就是想表现的——战争里没有超级英雄,只有想活下去的普通人。
技术上也玩得够狠。摄影师全程用手持跟拍,子弹飞过的音效做得特别近,就像贴着观众耳朵炸开。我看过试映的媒体人说,有场戏是夜视镜头拍的,绿色画面里突然爆出个燃烧弹,全场观众都吓出了尖叫。这种沉浸式体验,跟当年《红海行动》的巷战有得一拼,但更侧重心理压迫感。
现在想想片名”用武之地”真是讽刺。原意是说英雄有用武之地,可电影里所有人都在找的不是施展抱负的地方,而是能活命的方寸之地。苗峰这个工程师带着图纸想帮当地建医院,结果图纸成了绑匪眼里的情报;马笑原本要去报道战争中的感人故事,最后自己成了新闻主角。预告片结尾那个长镜头绝了:四人好容易逃到边境,迎面撞上新的交火区,镜头慢慢拉远,他们站在十字路口,每个方向都有枪声。
据说正片里还有更残酷的——为了一口干净水出卖同伴的叛徒,为救陌生人挡子弹的当地小孩。制作特辑里宁浩说过句话:”和平年代的人永远想象不出,战区超市货架上摆的不是商品,是能换命的硬通货。”这话现在想起来还后背发凉。
这片子定档2025年,我猜八成要冲国庆档。现在战争片不少,但能把视角锁定在平民身上的真不多。想起预告片里齐溪有句台词:”我们当医生的战场上救人,没想到有一天要救的是自己。”就冲这句,上映那天我肯定第一个买票进场。毕竟坐在电影院里看别人逃命,总比真在战火里逃命强——这大概就是《用武之地》最想让我们明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