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坏女巫》登陆流媒体,收视喜人热度不减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绿皮肤女孩遇上金发甜心:《魔法坏女巫》如何用音乐剧颠覆童话
“那个绿皮肤的女孩真的是坏人吗?”看完《魔法坏女巫》后,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打转。这个在Peacock上线的音乐剧电影可不仅仅是一部童话改编作品——它用7.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和十项奥斯卡提名证明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辛西娅·艾莉佛饰演的艾菲芭一出场就让人印象深刻。这个天生绿皮肤的女孩在奥兹国的魔法学校里处处碰壁,连她亲爹都嫌弃她。而爱莉安娜·格兰德饰演的格琳达简直就是她的反面——金发碧眼,家境优渥,是学校里的人气王。你能想象这两个女孩居然成了室友吗?更神奇的是,她们后来还成了朋友。乔纳森·贝利饰演的费耶罗王子夹在中间,让这段三角关系更加复杂。
说到演员,不得不提杰夫·高布伦演的奥兹国大巫师。这个角色表面光鲜,背地里却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杨紫琼饰演的莫利波夫人也很有意思,她是艾菲芭的导师,教会了她使用魔法。伊桑·斯莱特演的Boq则是个痴情小伙,他的故事线也挺让人唏嘘的。
导演朱浩伟这次可是下了大功夫。想想看,要把一部在百老汇演了6681场的经典音乐剧搬上银幕,压力得多大啊。原音乐剧编剧温妮·霍尔兹曼和词曲家斯蒂芬·施华茨都参与了电影制作,保证了原汁原味的音乐剧体验。那些歌曲——《Defying Gravity》《Popular》《For Good》——每一首都让人起鸡皮疙瘩。
剧情其实比你想的要深刻得多。表面上是个童话故事,实际上探讨的是人性、善恶这些大问题。艾菲芭因为长得不一样就被当成坏人,这让我想起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而格琳达这个”好女巫”也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她们俩一起对抗腐败的奥兹国政府时,你会发现所谓的”好”与”坏”其实很难界定。
你知道吗?这个故事其实是从《绿野仙踪》衍生出来的。原著作者格莱葛利·马奎尔在1995年写了这本小说,给了西方坏女巫一个全新的背景故事。音乐剧2003年首演后直接封神——十项托尼奖提名、七项戏剧桌奖、格莱美奖,样样都拿。2016年票房破10亿美元,和《歌剧魅影》《狮子王》一起成为百老汇最赚钱的三大音乐剧之一。
最打动我的是艾菲芭和格琳达的友情。一个莽撞冲动,一个精致利己;一个为正义抗争,一个更在乎自己的形象。她们互相看不顺眼,却又在最关键的时刻彼此支持。特别是当艾菲芭决定反抗奥兹国暴政时,格琳达虽然不赞同她的方式,却依然理解她的选择。这种复杂的女性情谊在童话改编作品里真的很少见。
看完电影后我查了资料,发现原音乐剧里有很多细节被保留了下来。比如艾菲芭的妹妹娜瑟萝,那个坐轮椅的女孩;比如Boq对格琳达的单恋;还有大巫师的真面目——一个来自堪萨斯的普通人在装神弄鬼。这些细节让整个奥兹国显得更加真实,也更有讽刺意味。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部给小孩看的音乐剧,那就大错特错了。它讨论的议题——种族歧视、政治腐败、媒体操控——放到今天依然不过时。艾菲芭的绿皮肤让她成为众矢之的,这不就是现实中外貌歧视的翻版吗?奥兹国大巫师靠制造恐慌维持统治,这种手段我们难道不熟悉?
说回音乐部分,辛西娅·艾莉佛的嗓音简直绝了。《Defying Gravity》那段她飘在空中高歌的场景,我看得头皮发麻。爱莉安娜·格兰德唱《Popular》时那种小得意的劲儿也特别到位,把格琳达那种优越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歌曲不只是好听,还推动了剧情发展,展现了角色内心。
《魔法坏女巫》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颠覆了我们对童话的期待。在西方的故事里,女巫总是坏人,公主总是好人。但这部电影告诉你,事情没那么简单。艾菲芭选择成为”坏女巫”,是因为她不愿意同流合污;格琳达成为”好女巫”,却要为此付出代价。这种道德灰色地带让故事特别耐人寻味。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能拿那么多奥斯卡提名了吧?它不只是把音乐剧搬上银幕那么简单。从演员表演到音乐编排,从剧情深度到视觉效果,每一处都经过精心打磨。特别是结尾的处理,既呼应了《绿野仙踪》的经典场景,又给了两个女主角各自的归宿,看得人又感动又心酸。
下次有人跟你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你可以推荐他看看《魔法坏女巫》。这部作品证明,童话也可以很复杂,很成人,很真实。毕竟在现实世界里,谁又是纯粹的好人或坏人呢?我们可能都是艾菲芭和格琳达的混合体——一边想要改变世界,一边又害怕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