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电影资讯

《编号17》好评如潮,帕丁森与奉俊昊备受赞誉

《编号17》好评如潮,帕丁森与奉俊昊备受赞誉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罗伯特·帕丁森裹着沾满冰碴的防护服从悬崖坠落时,观众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消耗品员工”——这个在《》里不断死而复生的倒霉蛋,已经让柏林电影节的媒体席爆发出三四次惊呼。奉俊昊的新片就像把《火星救援》的科学求生和《暗物质》的哲学困境扔进搅拌机,最后端出一盘裹着黑色幽默糖衣的科幻怪味豆。
当帕丁森扮演的米奇7号发现基地里坐着自己的克隆体米奇8号时,银幕上两个”自己”的对峙简直能让人笑出眼泪。那个场景里,8号正悠哉吃着合成食物,7号则顶着半融化的冰霜破口大骂,活像被抢了玩具的双胞胎。《独立报》说得没错,帕丁森这次彻底放飞自我,他给每个克隆体都设计了微妙的表情习惯——7号说话时总下意识摸左耳垂,8号却喜欢在句尾加个无意义的弹舌音。
《编号17》好评如潮,帕丁森与奉俊昊备受赞誉-1
奉俊昊往这个星际殖民故事里塞满了恶趣味的设定。冷冻星球尼福尔海姆的基地像个巨型罐头,走廊墙壁上贴着”今日死亡名额:2/5″的电子屏。有场戏是帕丁森第三次复活后,边填写死亡报告边和同事讨论哪种死法”性价比最高”——摔死能保留90%记忆,被外星生物溶解则要损失35%。托妮·科莱特饰演的指挥官每次出场都抱着不同颜色的保温杯,后来观众才发现杯子里装的是阵亡队员的骨灰。
但别被这些荒诞桥段骗了。《帝国》杂志提到的”接近真实的恐惧”藏在每个笑料背后。当米奇7号发现克隆计划背后的真相时,镜头突然切到马克·鲁法洛饰演的科学家在吃草莓蛋糕,奶油沾在他解释”人口控制理论”的嘴角上。这种令人不适的幽默感,让《完全电影》果断宣布这是奉俊昊最好的英语作品。
娜奥米·阿基饰演的工程师可能是全片最扎心的存在。她给每个米奇编号都准备了专属咖啡杯,却在第七个杯子摔碎时平静地说:”反正明天就有新的。”史蒂文·元演的植物学家更绝,他在温室里种的不只是作物,还有前六个米奇留下的私人物品——那些发芽的婚戒和钥匙扣比任何台词都残忍。
影片最精彩的莫过于”两个帕丁森”的逃亡戏。他们共用记忆却互相使绊子,7号用8号最怕的蟑螂吓唬对方,8号就故意在女同事面前模仿7号的尴尬往事。但当他们真正面对系统暴政时,某个克隆体突然说:”我们不是革命者,只是不想当泡在福尔马林里的备件。”这句台词让《The Mary Sue》的记者记了满页笔记。
不过《综艺》的批评也有道理——外星生物的设计确实像匆忙完成的作业。那些像融化的橡皮糖似的生物,和奉俊昊在《汉江怪物》里的精细设定差太远。但谁在乎呢?当帕丁森们最终做出那个违背殖民程序的选择时,柏林放映厅里响起的掌声证明,观众早就被这个”自己打自己”的哲学悖论勾走了魂。毕竟在这个AI都能写影评的年代,能让人为”到底哪个克隆体才算真人”吵到散场的电影可不多了。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