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尔·于佩尔《血腥女伯爵》演绎连环杀手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伊莎贝尔·于佩尔这次演了个疯疯癫癫的角色——16世纪匈牙利那个臭名昭著的”吸血女伯爵”伊丽莎白·巴托里。不过这部《血腥女伯爵》可不是什么正经历史片,导演乌尔莱克·奥汀格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一起捣鼓出来的剧本,把吸血鬼传说搅和成了带着黑色幽默的悬疑闹剧。
片子开场就够邪乎。女伯爵从她那口棺材似的豪华大床上醒来,第一件事不是喝血而是找面镜子——毕竟活了几百年,美容养生可比杀人重要多了。她那身暗红色睡袍皱巴巴的,活像被蝙蝠啃过,头发乱得能掏出几只乌鸦。贴身女仆比吉特·米尼希迈尔演得绝了,端着银托盘不是送早餐而是递上沾血的毛巾,俩人对话跟说相声似的:”大人,今早的处子血不够新鲜””那就拿红酒凑合吧”。
这帮吸血鬼的日常简直能笑死人。女伯爵带着跟班满世界找一本能调制长生不老药的红皮书,路上还得防着各路奇葩:她那个吃素的侄子拉斯·艾丁格,成天举着”吸血鬼权益协会”的牌子抗议;心理医生安德烈·容非要给她做创伤治疗;更别提总想偷拍他们丑闻的吸血鬼学家托马斯·舒伯特。有场戏是警探突袭吸血鬼老巢,结果发现这群”恶魔”正围着火锅涮鸭血粉丝,辣得直吐舌头。
奥汀格把血腥场景拍得跟时尚大片似的。女伯爵杀人前要挑口红颜色,处决少女时非得放肖邦夜曲,最绝的是她用血染指甲那段——镜头跟着鲜红的液体从受害者手腕流到水晶杯,再慢慢爬上于佩尔的指尖,配上她突然转头对观众眨眼的特写,吓得人一激灵又忍不住笑出声。
这片子在柏林电影节卖片时,宣传语写着”德古拉看了要报警”。确实,当女伯爵踩着15厘米高跟鞋追公交车,或是为了抢最后一份血豆腐在超市大打出手时,谁还记得这是历史上那个残杀650人的恶魔?于佩尔把变态演出了萌点,有场戏她被困在阳光里,居然掏出蕾丝阳伞抱怨:”现在的紫外线比宗教裁判所还可怕。”
剧本里藏着不少耶利内克的尖刻讽刺。吸血鬼们开大会讨论”如何优雅地可持续发展”,女伯爵的演讲堪称绝妙:”我们得学人类搞循环经济——把她们的血喝干,骨头磨成粉敷脸,灵魂塞进许愿瓶。”镜头扫过台下鼓掌的贵族吸血鬼们,个个手机壳都是十字架形状的。
要说最颠覆的,还得数吸血鬼的爱情线。女伯爵和女仆的暧昧简直能酸掉大牙——一个非要给对方梳头梳到天亮,另一个偷偷收集主人掉落的头发编手链。当她们在满月下跳华尔滋,背景音乐却是《少女的祈祷》,这种荒诞感就像看见德古拉在啃麻辣鸭脖。
剧组在服装上花了血本。女伯爵的每套裙子都嵌着真水晶,据说重到于佩尔拍完戏瘦了八斤。有件礼服特意做成血液凝固的暗红色,走动时会簌簌掉下红宝石碎片,其实是仿制的人造血胶囊。最费钱的是那顶蜘蛛网头饰,用了三公斤银线编织,害得于佩尔拍戏时总被道具师提醒”别晃头,预算在滴血”。
现在想想,能把恐怖传说拍得这么欢脱也是本事。当女伯爵最终找到那本红皮书,发现所谓长生秘方居然是”每天八杯水+规律作息”时,她气得把书砸向镜头——这个定格画面成了柏林电影节最火的迷因图,配文都是”当代养生朋克”。听说已经有粉丝在cosplay里加入吸血鬼保温杯元素,这大概就是荒诞喜剧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