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电影资讯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揭幕 呈现珍稀原画与手办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揭幕 呈现珍稀原画与手办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游戏走进美术馆:一场关于《》的视觉盛宴
你知道吗?最近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搞了个大动作——他们把一款游戏搬进了国家级美术馆!这事儿可新鲜了,毕竟以前可没哪个游戏能在这种级别的美术馆里单独办展。展览名字叫”黑神铸炼”,主角就是那个让无数玩家期待的《黑神话:悟空》。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揭幕 呈现珍稀原画与手办-1
走进展厅,第一眼就能看到满墙的原画,足足400多幅!最特别的是其中还有两张已故画家关良先生的作品,这位老先生可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游戏科学团队把这些原画一张张挂出来,从最初的概念草图到最终定稿,你能清楚地看到游戏里那些妖怪是怎么从纸上”活”过来的。比如那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虎先锋,原画上它可不是简单的老虎精,设计师给它加了好多细节——破损的铠甲、凶狠的眼神,还有那些看起来就很有故事的伤疤。
除了原画,展厅里还摆着200多件实体展品。最抢眼的要数那些精美的手办了,比如主角”天命人”的等比例雕像,站在那儿比真人还高,盔甲上的纹路都看得一清二楚。还有各种妖怪的手办,像是那个长着六只手臂的蜘蛛精,做得特别逼真,感觉下一秒就要从展台上爬下来似的。
展览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不光展示游戏本身,还把《》相关的文化作品都搬来了。敦煌壁画里那些飞天和神佛的画像就挂在游戏原画旁边,你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游戏里的设计灵感是从哪儿来的。还有各种版本的《西游记》绘本、小人书,甚至还有西游题材的桌游,摆在一起特别有意思。我注意到有个小朋友站在一套80年代的小人书前面看得入迷,他妈妈在旁边说:”妈妈小时候也看这个”,然后指着游戏海报说:”现在你们玩这个”。
展厅里人特别多,有带着相机来拍照的艺术爱好者,有穿着cos服的游戏粉丝,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的。有个爸爸蹲在地上给儿子讲解墙上的壁画,说游戏里的某个场景就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最热闹的是互动区,好多人排队等着试玩游戏的demo,玩完的人都在讨论哪个boss最难打。
我在展厅里转悠的时候,听到两个美院的学生在讨论游戏里的美术风格。一个说:”你看这个场景设计,明显借鉴了宋代山水画的构图”,另一个接着说:”但是色彩处理又很现代,这种混搭绝了”。旁边站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看样子像是老师,他插话说:”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当代演绎啊”。
展览的出口处有个留言墙,已经贴满了便利贴。有人写”中国游戏加油”,有人画了个简笔的孙悟空,还有个小朋友用拼音写着”wo xi huan you xi li de hou zi”(我喜欢游戏里的猴子)。我站在那里看了好久,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个展览要在美术馆办——它不只是展示一个游戏,更是在说我们怎么用新的方式讲老故事。
对了,如果你也想去看看,记得早点去排队。我周末去的时候,队伍都排到美术馆外面去了。不过等再久也值得,毕竟能在国家级美术馆里看到自己喜欢的游戏,这种体验可不是天天都有的。而且据说展出的手办有些是限量版,在外面根本买不到,光看看都觉得赚到了。
走出美术馆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回头看看美术馆的灯光,突然想起游戏里的一句台词:”此去灵山,路远迢迢”。这个展览就像是一座桥,连着老故事和新表达,连着美术馆和游戏厅,连着我们这代人和下一代人。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