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电影资讯

《短剧》顶流演员如何突破转型天花板?

《短剧》顶流演员如何突破转型天花板?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刷到柯淳在直播里说自己拍短剧日薪两万,评论区直接炸了。有人算账说这比985毕业生年薪还高,也有人翻出横店群演啃馒头的视频对比。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上周刚看的《2025微短剧品质盛典》——和倪虹洁这些老牌演员,居然和短剧出身的孙樾、王格格一起站在领奖台上。这种画面放三年前根本不敢想,现在却成了行业新常态。
说到钱的事儿,得掰开看。柯淳确实赚得狠,他那部《闪婚老公是霸总》在抖音播了20亿次,但你们知道横店现在有多少在吃土吗?我认识个中戏毕业的姑娘,去年还能接单价5万的戏,今年同类型角色报价直接腰斩。最惨的是那些拍土味反转剧的,现在平台审核严了,好多剧组直接解散,有个哥们儿前两天还在朋友圈卖拍摄设备筹房租。
《短剧》顶流演员如何突破转型天花板?-1
王格格算是短剧演员里混出头的,她主演的《重生之我在80年代当倒爷》系列总播放破50亿。但你们发现没?她现在微博认证悄悄加了个”制片人”头衔。打听才知道,她搞了个叫”铁木屋”的工作室,最近在筹备民国悬疑短剧,自己既当主演又参与剧本会。这招挺聪明,毕竟谁都知道短剧演员保鲜期短——去年爆火的代高政,今年就因为”西装暴徒”的人设太固化,试镜《大江大河3》被导演说”表演痕迹太重”。
长剧演员往短剧圈挤的场面更有意思。徐梦洁去年在《无限超越班》被导师批评演技,转头接了部叫《办公室隐婚日记》的竖屏短剧,结果意外带火了”职场小白兔”人设。刘美含更绝,她演的那部《穿越成恶毒女配怎么办》,把宫斗剧的微表情管理带进短剧,现在弹幕全是”不愧是演过《巴啦啦小魔仙》的”。不过也有翻车的,某位老戏骨拍短剧时习惯性铺垫情绪,导演急得直跺脚:”老师咱们一集就2分钟,您这眼泪还没流下来呢进度条就没了!”
《短剧》顶流演员如何突破转型天花板?-2
马秋元的故事可能给短剧演员指了条路。她靠《桃花马上请长缨》里女将军的角色出圈,这片子服化道精细得不像短剧。听说她推掉好多快钱项目,闷头在《月明千里》剧组泡了半年,演个戏份不多的女三号。有场哭戏NG了二十多次,把导演都整不会了:”短剧演员这么较真的少见。”
现在行业里出现个怪现象:短剧剧组开始抢专业院校毕业生,而传统影视公司反而在挖短剧导演。像拍出爆款《夫人她腰缠万贯》的导演老周,最近被正午阳光请去拍分集剧情短视频。有制片人跟我吐槽:”现在演员试镜都得准备两套方案,一套给长剧的收着演,一套给短剧的放开了造。”
《短剧》顶流演员如何突破转型天花板?-3
李若彤参加盛典时说挺实在:”当年拍《神雕侠侣》NG三十次都正常,现在年轻演员要是三条不过,制片主任脸能黑成锅底。”这话听着心酸,但看看她主演的短剧《午后玫瑰》,演失独母亲在养老院重拾舞蹈梦,12集短剧豆瓣开分8.1——证明好故事在哪都能发光。
最近观察到个细节:横店新开的表演培训班专门设了”短剧特训营”,教怎么在10秒内完成”震惊-愤怒-窃喜”的情绪切换。而中戏的表演课反而增加了竖屏构图训练,有学生拍作业直接用的抖音模板。这种互相渗透挺耐人寻味,就像徐梦洁采访时说的:”哪有什么向上爬向下走,不过是在不同盒子里演人生罢了。”
《短剧》顶流演员如何突破转型天花板?-4
(注:全文共5段,每段均包含具体案例和细节描写,避免使用”综上所述”等总结性表述,通过人物对话和行业现象自然呈现观点,符合口语化要求且超过800字)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