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开幕,张勇手、吴军等明星助阵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91岁老艺术家颤巍巍上台那一刻,全场青少年都站起来了
5月17日的北京青年宫有点不一样。早上九点不到,门口就挤满了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有个扎马尾的女生举着自拍杆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嘴里念叨着”这可是张勇手爷爷啊”。她可能不知道,这位91岁的老艺术家当年在《英雄虎胆》里演侦察科长时,连她爸妈都还没出生呢。
礼堂里正在放一个十分钟的回顾视频。镜头扫过去年那些热闹场面:海淀区的中学生们举着自拍杆在八一厂棚里当小导演,通州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围着《长津湖》的军事顾问问东问西,最逗的是有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在观影会上站起来说”我长大要拍比《流浪地球》更酷的片子”,结果被同学起哄”你先减掉二十斤吧”——这些全被收进了第二十届电影节的纪念视频里。共青团北京市委的小王悄悄跟我说:”去年我们带着《我和我的祖国》进校园,有场放映结束,整个教室的学生自发合唱主题曲,老师们都偷偷抹眼泪。”
颁奖环节比想象中更有看头。原创影片大赛一等奖作品《胡同里的星星》放片段时,后排几个男生突然”哇”出声——原来镜头里晃过的篮球场就是他们学校。这片子用手机拍的,讲的是个胡同孩子从沉迷网游到爱上天文的故事,导演是个戴眼镜的初三学生,领奖时校服袖子还短了一截。当银幕上闪过他拍的流星雨镜头时,台下响起一片口哨声。
最动人的时刻来得猝不及防。当工作人员搀着张勇手爷爷慢慢走上台,老爷子手里那张名单抖得哗哗响。他凑近话筒说”我九十一岁了,看着你们就像看见六十年前《林海雪原》剧组里那些年轻人”,台下突然噼里啪啦站起来一片。有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女生猫着腰往前排跑,后来才知道她是想给《我,就是风!》的山区小演员送自己画的电影海报。
今年的新玩法挺有意思。听说要办”电影教育体验营”,中关村三小的几个孩子已经在商量组队报名。他们最感兴趣的是能摸到真正的胶片放映机,还有个戴牙套的女生神秘兮兮地说要报名”影视配音工作坊”,因为”想给宫崎骏动画配音”。而教师研讨班的海报就贴在走廊,上面写着”如何用《觉醒年代》讲历史课”,已经围了好几个老师在拍照。
启动仪式其实特简单。当那些领导嘉宾把手按在电子屏上时,大幕突然落下,露出背后整面墙的电影胶片图案——仔细看会发现这些”胶片”全是用历届参赛孩子的照片拼成的。有个扎小辫的评委老师突然指着某处惊呼:”那不是我五年前带的学生吗?现在都在中戏读大二了!”
散场时撞见个举着稳定器的高中生,他正在拍vlog:”今天最大的收获是知道吴军老师当年演《张思德》能背下三万字台词…”突然他同学挤进镜头喊:”别信!他明明刚在厕所堵着张勇手爷爷问《英雄虎胆》里那场打戏是不是真摔!”周围顿时笑倒一片。你看,电影的记忆就这么在打打闹闹里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