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电影资讯

戛纳论坛:《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之声

戛纳论坛:《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之声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戛纳这场论坛,让全世界听见中国女性的声音
五月的戛纳海风轻拂,电影宫外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迷和记者。就在2024年5月14日这天,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期间,一场特别的论坛在电影宫侧厅举行。由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和北京翼视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她影锋华”女性力量论坛,成了当天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戛纳论坛:《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之声-1
论坛一开始就让人感受到不同。刘晓庆穿着简约的黑色套装走上台,这位从影四十余年的传奇女演员一开口就带着特有的爽朗:”我演过慈禧,演过武则天,现在想想,这些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反抗命运。”她回忆起八十年代拍《芙蓉镇》时,自己坚持要给角色加一场在雨中跳舞的戏,”那时候导演说太冒险,我说这才真实,一个被压迫的女人就该有这样爆发的瞬间”。台下不少外国记者边听边点头,有人在小本子上快速记录着。
论坛进行到一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插曲。法国著名摄影师Claude Garnier突然举起话筒:”我必须要说,在巴黎的片场,灯光师和摄影助理里几乎看不到女性。”他皱着眉头比划着,”这太荒谬了,女性对光线的敏感度往往比男性更强”。这番话引起在场几位女制片人的共鸣,有人甚至直接喊出几个法国技术学校的名字,说这些地方正在培养新一代女性电影技术人员。
戛纳论坛:《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之声-2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的展示环节。大屏幕上突然出现《卧虎藏龙》里章子怡的剧照,他指着那身素白的旗袍说:”看这个腰线的剪裁,它不是简单地突出曲线,而是用直线条营造出一种刚柔并济的感觉。”接着画面切换到《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这些旗袍上的花纹都不是随意选的,牡丹代表富贵,梅花象征坚韧,我们是在用针线讲故事”。
来自狮门影业的Bianca Nepales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她说去年有部华裔导演的女性题材电影差点被高层否决,理由是”美国观众看不懂亚洲女性的困境”。”我当时直接把剧本摔在桌上,问他们那《末路狂花》你们怎么就看得懂?”她模仿当时的样子把全场逗笑了,”最后电影上映后,票房证明我们是对的”。
戛纳论坛:《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之声-1
论坛后半段,欧洲融资制片人Josef Brandmaier公布了一组让人惊讶的数据:过去十年,欧洲女性电影从业者比例从5%飙升到53%。”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得教会这些新入行的姑娘们怎么在谈判桌上争取预算,”他半开玩笑地说,”毕竟男制片人砍价时可不会手软”。这话引发了一阵会意的笑声。
临近结束时,意大利制片人Maria Ruggieri提到一个细节。她说自己正在筹备一部中意合拍片,讲的是威尼斯商人和中国女刺绣师的故事。”最难的不是资金,是怎么让两国的编剧理解对方文化里的女性处境,”她比划着,”比如中国编剧觉得女主角应该隐忍,意大利团队却坚持要她直接给商人一耳光”。
论坛最后的”CHINA FILM+”计划启动仪式上,大屏幕播放了一段混剪视频。从《红高粱》里巩俐倔强的眼神,到《你好,李焕英》里张小斐的温柔微笑,再到《爱情神话》里马伊琍的市井智慧,中国银幕上的女性形象在短短三分钟里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当视频定格在一位年轻女导演的侧影——她正在片场指导一群不同肤色的演员时,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走出会场时,听见两个法国记者在讨论。一个说:”她们谈论女性电影的方式很特别,不像我们总是在讨论性别政治。”另一个回应:”是啊,她们更关注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海风吹散了他们的对话,但论坛上那些生动的讲述,那些关于旗袍针脚、雨中舞蹈和谈判技巧的故事,已经随着戛纳的海风,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