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佳片展映:5.12起,电影频道带你环游世界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光影里的环球旅行:跟着电影频道打卡世界地标
五月的风里已经能闻到夏天的味道了,电影频道这次搞了个特别有意思的策划。从5月12号到18号,连着七天,每天都能跟着不同国家的电影满世界转悠。说是为了庆祝第15个”中国旅游日”,这个日子选得也讲究,是《徐霞客游记》开篇的日子。想想看,四百多年前那个背着行囊走遍山河的旅行家,要是知道现在咱们躺在沙发上就能周游列国,估计得惊掉下巴。
打头阵的是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德克萨斯州的巴黎》,这片子当年可是在戛纳电影节上摘了金棕榈的。镜头里的美国德州荒野特别有意思,漫天黄沙里就杵着个穿西装的孤独男人,他在加油站遇见个墨西哥女人,俩人说的话比沙漠里的仙人掌还少。最绝的是那场隔着单向玻璃的戏,男主角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把现代人那种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憋屈全演活了。看这片子的时候,德州66号公路上的汽车旅馆、破败的霓虹招牌,比任何旅游宣传册都来得真实。
第二天换到《布鲁克林》,讲的是个爱尔兰姑娘闯纽约的故事。五十年代的纽约港还冒着蒸汽船的烟,艾莉丝攥着船票站在甲板上,裙摆被海风吹得扑棱棱响。电影里那些细节特别戳人,比如她第一次吃意大利面把番茄酱蹭到白衬衫上,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时偷偷学美国女孩的打扮。最让人揪心的是她回到爱尔兰老家那段,小镇上的人觉得她”美国化”了,可纽约人又觉得她是个”爱尔兰土妞”,这种两头不靠的滋味,现在很多漂在大城市的年轻人看了肯定特别有共鸣。
周五这天安排了两部片子,下午是《哈里斯夫人闯巴黎》,这个伦敦家政女工可有意思了。她擦着别人家的窗户,突然对一件迪奥礼服一见钟情,愣是攒钱杀到巴黎去了。电影里1950年代的巴黎高级时装屋金碧辉煌,哈里斯夫人穿着旧呢子大衣站在试衣模特中间,活像只误入孔雀园子的麻雀。但你看她试穿礼服那段,镜子里突然就焕发出贵族气质——这片子妙就妙在告诉你,梦想这东西,有时候真能让人脱胎换骨。晚上接着放《多瑙河之波》,可能年轻观众不太熟悉,这可是罗马尼亚影史上的经典。黑白画面里多瑙河的粼粼波光特别有质感,讲的是二战时一对船长夫妇帮游击队运军火的故事。有个镜头印象特别深:德国兵在船上搜查时,女主人把情报藏在留声机唱片底下,放的是《蓝色多瑙河》,镜头扫过她微微发抖的手指头,比什么爆炸场面都紧张。
周末压轴的必须是《罗马假日》,这片子都快七十年了,可奥黛丽·赫本在西班牙台阶上吃冰淇淋的镜头,现在看还是甜得冒泡。真理之口那段也经典,派克假装手被石头吃掉,吓得赫本花容失色,后来发现是恶作剧,小拳头就往他肩膀上捶。罗马那些景点现在都成打卡圣地了,听说真理之口前排队的游客,十个里有八个都在学电影里摆pose。不过电影里最动人的还是结尾,公主回到大使馆,记者放弃独家新闻,俩人隔着人群对视的那个长镜头,把”爱而不得”拍得比任何童话结局都高级。
中间还插了部日本电影《东京散步》,导演三木聪特别会拍都市里的小确幸。镜头跟着男主角在东京街头瞎晃,在便利店买饭团能碰上话痨店员,在公园长椅睡觉会被鸽子屎砸中。有场戏特别逗,他在自动贩卖机前纠结喝什么饮料,后面排队的老头突然说”选蓝色的那个”,结果一扭头发现是饮料公司的吉祥物人偶。这种荒诞里带着温情的调调,把东京拍得像邻居家客厅一样亲切。
每天守着电影频道的这个编排,真跟参加环球旅行团似的。早上还在德州沙漠里吃沙,下午就到纽约百货公司擦口红,晚上可能正跟着罗马公主骑小摩托,深夜又漂在多瑙河上搞地下工作。这些电影里的地标建筑也神奇,西班牙台阶还是那个台阶,多瑙河也照样流着,但透过不同年代导演的镜头,同样的风景能讲出千百种故事。现在不是流行说”特种兵式旅游”嘛,要我说,这种躺在家里就能一天逛遍三大洲的观影之旅,才是真·时空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