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柯南伯格:世界无需我的新片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大卫·柯南伯格最近带着他的新片《裹尸布》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这位82岁的老导演还是一如既往地谦逊。当记者问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电影时,他笑着说:”我的电影从来都不是这个世界必需的。”这话听起来挺有意思,要知道他可是拍出过《变蝇人》《暴力史》这些经典作品的导演。不过这种态度倒也很”柯南伯格”,他一直都是这样,不把自己看得太重。
关于未来,老爷子说得很实在:”我现在没什么具体计划。”他承认自己可能不会再拍电影了,但创作这件事肯定不会停。”说不定哪天我就去写小说了。”这话听着像是随口一说,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柯南伯格向来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主儿。
说到《裹尸布》,这片子可太有意思了。文森特·卡索演的这个叫卡什的男人,因为老婆去世整个人都不对劲了。他想出个疯狂的主意——造了台能跟死人说话的设备。这想法本身就够柯南伯格式的,对吧?更绝的是,就在他的项目开始引起外界关注的时候,突然有人把他老婆的墓地给破坏了。这下卡什不仅要查清楚到底是谁干的,还得面对自己到底有多爱老婆这个灵魂拷问。
柯南伯格自己说,《裹尸布》是他拍过的最自传性质的电影。这话听着让人心里一紧,因为他妻子确实在几年前去世了。你能感觉到,这部电影里那些关于失去挚爱的痛苦,那些关于记忆和执念的探讨,都是老爷子掏心窝子的话。特别是卡什造的那台机器,与其说是科幻设定,不如说是一个丧偶老人对逝去爱人的执念具象化。
电影里有场戏特别打动人:卡什穿着那件特制的”裹尸布”(其实就是件带电子元件的破衣服),站在墓地前试图跟亡妻沟通。文森特·卡索的表演绝了,你能从他眼睛里看到那种绝望中带着希望的神情。柯南伯格把这种情绪拍得特别真实,没有刻意煽情,但就是让人看得心里发酸。
还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卡什在电影里是个科技公司的CEO,但他搞的这个项目完全不像正经科技公司会做的事。这设定特别柯南伯格——总是把高科技和人性最原始的情感搅和在一起。就像他以前拍的《感官游戏》或者《东方的承诺》,表面上是讲科技或者黑帮,骨子里都是在探讨人的存在状态。
说到演员,文森特·卡索这次真是豁出去了。有场戏是他穿着那件古怪的”裹尸布”在雨里狂奔,脸上的表情既疯狂又清醒。据说拍这场戏时柯南伯格就让卡索自由发挥,结果一条就过了。老爷子后来在采访里说:”有时候演员比导演更懂角色该怎么演。”
《裹尸布》里那些关于科技与死亡的讨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柯南伯格早期的作品。但这次明显感觉更私人、更内敛。没有以前那些血呼啦的肉体恐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克制的痛苦。就像他自己说的:”到了我这个年纪,拍电影更像是在写日记。”
有个场景特别能说明问题:卡什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摆弄他的设备,屏幕上闪烁的代码映在他脸上。没有台词,但你能感觉到这个男人有多孤独。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在柯南伯格以前的电影里可不多见。
电影最后也没给出什么明确的答案。卡什到底有没有真的联系上亡妻?墓地被破坏的真相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一个男人如何面对失去,如何在绝望中寻找救赎。这大概就是82岁的柯南伯格想告诉我们的:有些痛苦没有解决方案,活着就是带着它继续前行。
说真的,看完《裹尸布》再想想柯南伯格说的”可能不会再拍电影”,还挺让人感慨的。这片子就像是他给自己的电影生涯写的一封情书,既是对逝去爱人的告白,也是对这个行当的告别。不过以老爷子的性格,谁知道呢?说不定哪天他又带着新点子杀回来了。毕竟就像他自己说的:”创作这件事,只要我还活着就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