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的一生》预告:抖森诠释鬼屋之子传奇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世界开始崩塌,我们该如何记住查克的一生?
“世界正在崩塌,但查克·克兰茨还活着。”预告片开头这句意味深长的旁白,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这个奇特的故事氛围里。迈克·弗拉纳根这次不玩恐怖了,他带着《查克的一生》要让我们直面比鬼怪更可怕的东西——生命的有限性。
抖森这次饰演的可不是什么超级英雄或者邪神洛基,而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男人查克。电影用倒叙的方式,从他39岁因脑瘤去世开始,一点点往回剥开这个”鬼屋之子”的人生。你能想象吗?一个在闹鬼房子里长大的人,最后竟然是被最现实的疾病带走。这种设定本身就带着斯蒂芬·金式的讽刺——我们总在害怕虚无缥缈的鬼魂,却对真正致命的威胁视而不见。
三个演员分饰不同时期的查克这个安排特别有意思。本杰明·帕杰克演老年查克,雅各布·特伦布莱(就是《房间》里那个让人心碎的小男孩)演青少年时期,导演的儿子科迪·弗拉纳根则饰演童年查克。预告片里有段画面特别戳人——小查克在鬼屋的走廊里奔跑,身后是飘动的窗帘和若隐若现的影子,但小男孩脸上却带着纯真的笑容。这大概就是电影想说的:在孩童眼里,连恐怖都能变成冒险。
马克·哈米尔这次不拿光剑改当普通老头了,他饰演的阿尔比和查克在养老院的互动戏份据说相当催泪。预告里有个细节,阿尔比颤抖着手指着窗外说:”看啊,世界正在消失”,而查克平静地回应:”但我们现在还在这里。”这种末日背景下的温情时刻,比任何特效都更有冲击力。
凯伦·吉兰饰演的凯瑟琳和查克的关系线也很有意思。有场戏是她愤怒地摔门而出,喊着”你从来不敢真正地活着”,而下一个镜头就是查克独自站在雨中,任由雨水打湿全身。这种情感爆发和压抑的交替,把现代人际关系中的疏离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里反复出现的沙漏意象简直不要太明显。有个镜头是童年查克在鬼屋阁楼发现一个古老的沙漏,当他翻转它时,整个房子的灯都开始闪烁。这个画面完美隐喻了电影的结构——时间在倒流,但每一粒沙子落下的瞬间都同样珍贵。切瓦特·埃加福特饰演的神秘角色莫顿在预告片里说了句关键台词:”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这话配上查克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跳舞的画面,莫名让人鼻子发酸。
马修·利拉德饰演的查克父亲也是个复杂角色。有场餐桌戏,小查克兴奋地讲述在学校学到的天文知识,而父亲只是冷漠地翻着报纸说”那有什么用”。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暴力,比任何鬼魂都更能摧毁一个人。
影片最震撼的可能是它对”社会崩坏”的呈现方式。不是丧尸爆发也不是核战争,而是更缓慢更真实的瓦解——商店陆续关门,街道逐渐空旷,人们一个接一个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查克坚持给养老院的老人们读书的场景就显得尤为珍贵。预告片里他读的是《小王子》的片段:”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6月6日北美上映的这个档期选得很妙,刚好是毕业季和暑期档之间。这电影既不是典型的爆米花大片,也不是沉闷的文艺片,它处在那个微妙的中间地带——就像查克的人生一样,平凡但绝不平淡。当整个世界都在崩塌时,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像查克那样,在沙漏流尽之前,认真地活好每一粒沙子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