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家的方向》以亲情呼唤台湾回家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一只信鸽飞越海峡,带我们找到《家的方向》
2023年5月23日上映的电影《家的方向》用一只名叫”九天”的信鸽,把北京胡同和中国台湾小镇的故事缝在了一起。这片子不讲大道理,就给你看两个老头怎么因为一只鸽子,想起那些藏在皱纹里的往事。
北京这边,老邱(李光复饰)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母亲转悠。老太太(孙桂田饰)总把酱油瓶当茶壶,可一听见鸽哨声,眼睛就亮起来。老邱在屋顶养了一群信鸽,儿子亮子(董晨饰)却盘算着把祖宅卖掉还创业债。有场戏特别戳心——老邱发现儿子偷偷联系买家,抄起扫帚要打人,结果老太太突然抱住鸽笼喊”别动我孙子的录取通知书”,原来她把咕咕叫的鸽子当成了三十年前儿子考上大学的电报。
镜头一转,这只叫”九天”的鸽子落在中国台湾小镇的阳台上。演爷爷的李立群老师手指头摩挲着鸽子脚环上的”北京西四”几个字,跟孙女阿珍(李元元饰)说:”这铁环比你阿爸年纪都大。”他翻出个铁皮饼干盒,里头藏着褪色的老照片,背景是北京护国寺小吃店的门脸。有场戏是爷爷教阿珍用高粱秆编鸽哨,手法跟北京老邱一模一样,连调音时歪头的角度都像。
这片子最妙的是让鸽子当主角。你看”九天”在两岸之间扑棱翅膀,北京的鸽群和中国台湾的鸽群会在同一天空底下打转。有场平行剪辑绝了——北京老邱往天上撒玉米,中国台湾爷爷也在撒,两群鸽子在云端擦肩而过,羽毛都搅在一块儿。李立群老师受访时说,剧本里有句台词让他当场破防:”鸽子认的是家,不是地界。”他演爷爷擦拭鸽笼那场戏,手指头都在发抖,把三十年没回老家的情绪全抖落出来了。
儿子亮子这条线也埋得巧。他翻修祖宅时撬开地砖,发现太爷爷留下的信鸽谱,上头用毛笔写着”民国三十八年带至台北”。观众这才明白,原来两岸的两个老头养的是同一窝鸽子的后代。导演没让角色抱头痛哭,就安排亮子蹲在房顶上,看着”九天”在暮色里转圈,突然说了句:”爸,这鸽子跟您一样倔。”
这片子就像邻居大爷唠家常。没有刻意煽情,但某个瞬间会突然扎你一下——比如中国台湾奶奶包饺子和北京老太太捏窝头的手势如出一辙;阿珍手机里存着周杰伦的歌,亮子车上放的却是《北京一夜》。最动人的是结尾,”九天”终于飞回北京,脚上绑着中国台湾爷爷写的”八月初三鸽赛见”,老邱把纸条塞进母亲手里,老太太迷糊着说:”该给你弟包韭菜馅饺子了。”
看完才懂,所谓两岸亲情,不就是共用同一本农历的默契,是听见鸽哨同时抬头的条件反射。就像剧组在花絮里说的:”我们拍的不是政治,是红烧肉该放冰糖还是白糖的家常争论。”当”九天”最后带着两岸的鸽群在金门上空画圈时,你会发现,回家的路,其实就藏在祖传的鸽哨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