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电影资讯

《日暮·归乡》:老兵乡愁,无尽诉说

《日暮·归乡》:老兵乡愁,无尽诉说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回家的路有多长
电影《》里有个镜头让我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高秉涵老人颤抖着双手,把从山东老家带来的土倒进水里,连水带土一起喝下去。他说这是”老娘土”,喝下去就能和故乡血脉相连。这个画面太有冲击力了,你能想象一个人对家乡的思念能深到什么程度吗?
《日暮·归乡》:老兵乡愁,无尽诉说-1
这片子拍了六个台湾老兵的真实故事。他们都是1949年跟着国民党军队去的台湾,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一走就是几十年。电影里有个叫何文德的老兵,我印象特别深。1987年那会儿,他带着一群老兵在台北街头喊”我们要回家”,举着”想家”的牌子,被警察推搡也不肯退。他们甚至写了血书,上面就一句话:”生做中国人,死做中国鬼”。后来这批老兵真的组成了第一个探亲团回到大陆,在长城上抱头痛哭,喊着”我们回来了”。
电影里用三首歌串起了整个返乡的过程。在黄帝陵,他们唱《礼记·礼运大同篇》,那是祭祖的歌;到了卢沟桥,唱的是《安息歌》,悼念抗战时死去的同胞;最后在长城上唱《长城谣》,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哭得像个孩子。有个细节特别戳心,有个老兵摸着城墙说:”这砖缝里说不定还有我父亲当年修长城时流的汗。”
《日暮·归乡》:老兵乡愁,无尽诉说-2
阎崑老人在电影里讲了很多寻亲的故事。他当年在《台声》杂志开”鸿雁”栏目帮人找亲人,收到过一封信是从山东寄来的,信纸皱得不成样子,明显是被眼泪打湿又晾干的。写信的老人说儿子1949年去了台湾,儿媳妇因为听说丈夫在那边又成了家,没几年就郁郁而终。后来真找到这个台湾老兵时,他大陆的妻子已经去世十几年了。阎崑说台湾海峡里流的不是水,是中华民族的眼泪,这话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电影里有个情节特别让人心酸。1988年第一批老兵回大陆探亲时,有个老人背了满满一包榨菜,他说这是要给老母亲带的,因为记得母亲最爱吃这个。等到了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二十年了,他就把榨菜摆在坟前,自己趴在坟头上哭到昏过去。这些老兵当年离开时都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回来时已经白发苍苍,父母大都不在了,只能对着坟头磕头。
《日暮·归乡》:老兵乡愁,无尽诉说-3
《老娘土》这首歌在电影里反复出现,歌词写的是”离家时娘塞给我一把土,说想家时就闻闻”。有个老兵真的这么干了,他把老家的土装在玻璃瓶里,想家了就打开闻一闻。后来土都结块了,他就用水泡开喝下去。这种对家乡的执念,我们这代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
电影最后放了段现在的画面:当年那些老兵大多已经不在了,他们的子女开始代替他们继续往来于两岸之间。有个老兵的孙子说,爷爷临终前交代要把骨灰撒在老家村口的老槐树下,因为那是他当年离开时最后看见的家乡景物。现在这棵槐树已经成了村里人祭祖的地方,树下的石碑上刻着十几个台湾老兵的名字。
《日暮·归乡》:老兵乡愁,无尽诉说-4
看完整部电影,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回家的路到底有多长?对这些人来说,物理距离不过是一道海峡,可他们走了整整四十年。现在两岸直飞只要两个多小时,但有些隔阂比地理距离更难跨越。电影里有个老兵说得好:”我们这一代人受的苦,就是希望子孙后代不用再受这种苦。”这话现在听起来格外心酸。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