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续篇:44亿票房团队再创巅峰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在中国动画产业的版图上,追光动画以其持续的技术探索与文化深耕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其即将推出的作品《聊斋:兰若寺》,作为公司第十部动画长片及“新文化”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历时四年完成,是追光迄今制作周期最长的项目。该片在叙事结构上采取了一种新颖的“1+5”模式,即一条主线故事串联起五个独立篇章。主线聚焦于蒲松龄夜探兰若寺的经历《井下故事》,而五个改编自《聊斋志异》的单元则包括《莲花公主》《鲁公女》《崂山道士》《聂小倩》与《画皮》。这一选篇策略兼顾了知名度与新鲜感,既保留部分观众熟悉的故事框架,又通过创新视角赋予经典新的生命力。
影片的核心主题围绕“情”字展开,每个篇章探讨一种特定情感类型:《崂山道士》揭示贪心之惑,《莲花公主》歌颂真心之纯,《聂小倩》刻画乱世中的缱绻,《画皮》深入探讨夫妻关系的信任与考验,而《鲁公女》则以超越生死的深情将情绪推至高潮。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故事都刻意融入了“一井、一树、一寺”的视觉元素,作为连接不同时空的意象符号,强化整体结构的统一感。故事排列顺序经过精心设计,情感浓度层层递进,从较为轻松诙谐的短章逐步过渡到情感厚重、哲思深入的段落,形成张弛有度的节奏体验。
在艺术表现和技术创新方面,本片展现出显著的多样性。例如,《崂山道士》篇章采用了毛毡停格动画的风格,这是国产动画电影中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其独特的质地和触感增强了喜剧效果;而《画皮》则尝试融入宋画的美学意境,营造出既古典又富有诗意的视觉氛围。这种根据故事内核匹配不同艺术形式的做法,体现了创作团队对内容与形式统一性的高度追求。改编力度上也显得尤为大胆:《聂小倩》将故事背景移至民国乱世,赋予人物更复杂的时代烙印;《画皮》则彻底转换叙事视角,从妻子陈氏的角度重新审视婚姻关系中的猜疑与信任,具有强烈的现代思辨色彩。技术层面,《鲁公女》部分首次在动画电影中构建出黄泉世界的意象,以中国式的美学语言描绘生死边界,展现了一种独特而深邃的浪漫想象。
关于目标观众,影片作出了清晰的区分:前两个单元《崂山道士》和《莲花公主》情节相对明快,寓教于乐,更适合低龄观众接触经典;而后三个故事《聂小倩》《画皮》《鲁公女》情感层次更为复杂,涉及人性、欲望、信任与生命等深刻议题,更能引发成年观众的共鸣与思考。这种安排既照顾了市场广度,也保持了内容深度,反映出追光动画在文化传播与商业考量上的平衡能力。
本片由《长安三万里》的两位核心导演联合四位从公司内部培养起来的新人导演共同执导,折射出追光动画目前约370人的团队规模和完善的人才梯队建设。公司强调不急于求成、深入打磨的创作理念,团队在项目前期会花费大量时间研读文献、理解题材背后的历史文化语境,这种严谨态度为内容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从未来发展来看,追光动画已公布了较为密集的制作计划:2026年暑期将推出“三国”系列首作《三国第一部:争洛阳》,同年还有“水浒”系列的开篇之作《水浒1:风雪山神庙》;2027年暑期则计划上映改编自鲁迅作品的《朝花·夕拾》。这些项目显示出公司对中国经典文学IP进行系列化开发的长期战略。此外,追光计划逐步加快制作节奏,希望以每年两部的速度推出新作,并且题材范围也将不断拓宽,从古代经典延伸至近现代乃至当代原创故事,预示着其创作道路将越走越宽。
《聊斋:兰若寺》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可被视为追光动画在文化创新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它通过现代化的视听语言和叙事手法重新诠释传统故事,试图在保留古典文学精髓的同时与当代观众建立情感连接。其成功与否,也将直接影响“聊斋”系列乃至公司其他古典IP改编计划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