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电影资讯

陈坤《1840》圆满杀青,鲍德熹AI影片计划启动

陈坤《1840》圆满杀青,鲍德熹AI影片计划启动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九月二十五日,爱奇艺发布了包含六十余部新片的年度电影片单,并公布了“大片计划”“爆前计划”“燎原计划”三大核心战略的推进情况。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展示了平台在电影领域的深度布局,更折射出中国电影产业在内容生产、人才培养与技术革新层面的多维探索。
在三大计划中,“大片计划”聚焦于“大导演、大制作、大明星”的头部内容打造。这一策略延续了传统影视工业对商业大片的定义,但通过强化IP转化与历史题材挖掘形成了独特竞争力。尹力执导、与肖央主演的《》已宣布杀青,该片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叙事核心,在历史正剧的框架下融合商业元素。值得注意的是,马伯庸IP成为该计划的重要支撑,《长安十二时辰》《食南之徒》《成何体统》等多部改编作品的同时推进,显示出平台对成熟文学IP影视化转化的系统化运作。而陈宇编剧的《非常监狱》则延续了强类型片的创作路径,这种以知名创作者为核心、IP为基石的组合模式,正在重塑流媒体时代头部内容的生成逻辑。
陈坤《1840》圆满杀青,鲍德熹AI影片计划启动-1
相较于传统大片模式,“燎原计划”更注重产业基底的重构。该计划自四月启动以来,已收到超过500个剧本投稿,80余家制作公司参与投标,15部作品进入实质制作阶段。其创新性体现在三个维度:在内容形态上突破院线与网络的界限,提出“龙标电影+网络电影”并行策略,并首创“网络故事片”概念——允许作品以三集及以上系列形式呈现,每集时长不少于60分钟,这种结构既保留了电影的艺术完整性,又契合了流媒体的播出特性。在成本投入方面,单片投资额度从行业常见的600万元提升至1000万元,同时实施后端票房收益五五分成机制,这种收益分配模式显著提升了创作者的积极性。在产出规模上,年上线目标从30部提升至50部,试图通过稳定的内容供给培育用户观影习惯。已杀青的《木偶惊魂》《九龙挎刀去白马》等作品,展现了该计划在惊悚、动作等垂直类型的探索。
“爆前计划”则专注于青年导演的扶持,目前《一战成名》《为你而鸣》《抢跑》三部影片已进入开发阶段。该计划与“燎原计划”形成梯度衔接:前者聚焦创作端最前期的项目孵化,后者覆盖从开发到制作的全流程,共同构建起新人导演的成长通道。这种分层扶持体系,某种程度上呼应了法国CNC电影资助体系与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混合模式,既保持艺术探索空间,又确保工业标准执行。
在技术创新维度,爱奇艺与奥斯卡获奖摄影师合作的AI内容生产项目尤为引人注目。双方计划在2026年推出首批AI叙事影片,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正从后期特效向核心创作环节渗透。虽然具体技术路径尚未披露,但参考国际业界实践,可能涉及AI辅助剧本生成、虚拟制片、动态面部捕捉等前沿领域。这种跨界合作不仅降低特定类型片的制作门槛,更可能催生新的影像语法与叙事范式。
从产业视角观察,三大计划实际上构建了覆盖头部、腰部、基础项目的金字塔式内容矩阵。“大片计划”维持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号召力,“燎原计划”夯实中坚力量并保持市场活力,“爆前计划”则确保创作人才的持续供给。这种多层级布局,既是对Netflix等国际流媒体平台内容策略的本土化改造,也是对中国电影市场分众化趋势的积极应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故事片”概念的提出,这种介于传统电影与剧集之间的新形态,可能重新定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观影习惯与商业模式。
在影视行业经历深度调整的当下,这种系统化布局折射出平台方对内容价值的重新认知。通过将资源精准投放于不同层级的内容生产,既保障了基本盘的稳定,又为行业变革预留了弹性空间。而AI技术的深度介入,则预示着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正在进入新一轮融合周期。尽管这些探索的实际成效尚需市场检验,但其展现出的结构化思维与创新勇气,无疑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样本。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