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杭州大学生电影季:AIGC作品推优征片开启!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也迎来了与AI深度融合的契机。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电影频道杭州基地、杭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承办的2025杭州大学生电影季·AIGC作品推优活动,正是这一趋势下的重要实践。该活动旨在推动AI技术与电影艺术的有机融合,鼓励青年创作者积极运用AIGC技术创作短片,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新路径与新可能。
活动面向所有在杭高校学生展开征集,以导演所在高校为准。征片时间自即日起持续至2025年10月25日中午12时。参与者需通过大赛官方指定平台提交作品及相关报名信息。这一安排为在杭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创作与准备时间,也体现出主办方对青年创作力量的重视与期待。
在作品要求方面,活动对影片时长、技术运用、主题方向、拍摄形式及版权归属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范。影片时长需控制在1至15分钟之间,包括片头与片尾。技术层面,作品需在叙事结构、影像表达、特效制作或声音设计等方面合理运用AI技术。提交作品时,创作者还需附上详细的创作阐述,具体说明所使用的AI工具、生成流程、提示词设计等关键信息,这不仅有助于评审理解创作过程,也为同行交流与技术探讨提供了基础。
主题方面,作品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浓郁的杭州特色以及一定的文化深度。鼓励创作者紧扣国家及省市文化战略,例如围绕建党105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要节点展开叙事,传播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塑造与推广杭州城市形象。拍摄形式较为灵活,横版或竖版皆可,但需添加中文字幕以确保内容的有效传播。
关于版权,活动明确著作权归属于创作者本人。投稿行为即视为创作者授权活动组委会将作品用于与本次活动相关的传播、展示及教育等非商业用途,这既保护了创作者的基本权益,也保障了活动宣传与交流的顺利进行。
报名方式上,参与者需通过大赛官方链接提交作品及完整的报名信息,所有材料须在截止时间前完成上传。清晰的流程设置降低了参与门槛,有助于吸引更广泛的学生群体投身AIGC电影创作。
评选环节将综合考量作品的创新性、艺术性以及AI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合理性。优秀作品不仅有机会获得荣誉,还将享有系列专属福利。其中,十佳作品将在1905电影网设立专题进行集中展示,为创作者提供宝贵的曝光机会。此外,获奖者还可免费参加专为AIGC创作者设立的工坊活动,与行业专家、技术先锋进行面对面交流,尽管食宿需自理,但这一安排无疑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与成长平台。部分作品还将参与线下展映,创作者有机会亲临现场,与观众分享创作心得,听取真实反馈。
对于咨询与沟通,活动组委会设立了专用邮箱,确保参与者能及时获取信息、解决疑问。
纵观全球,AIGC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应用已从实验阶段逐步走向实践层面。从剧本生成、角色设计到视觉特效、声音合成,AI工具正不断拓展电影创作的边界。在国内,此类以大学生为主体的AIGC电影推优活动尚属前沿探索。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与创新活力之城,举办此类活动不仅顺应了技术发展的潮流,也体现了其在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方面的前瞻性。通过聚焦青年群体,活动有望激发新的创作灵感,培育兼具技术素养与艺术感知的复合型人才,为电影产业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此类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评选出优秀作品,更在于构建一个交流、学习与展示的生态。青年学生通过参与,能够深入理解AIGC技术的潜力与局限,探索其在叙事表达与美学建构中的独特价值。同时,围绕特定主题的创作要求,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与文化传承,使技术应用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产出既有创新形式又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随着2025年征片截止日期的临近,预计将有越来越多在杭高校学生投入创作。他们或许使用各类AI绘图工具构建奇幻视觉,借助智能剪辑软件优化叙事节奏,或通过语音生成模型丰富声音表现。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路径,其核心都在于以AI为翼,拓展电影艺术的表达维度。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关于未来影像的集体实验与思想碰撞。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如何保持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如何使技术真正服务于情感表达与思想传递,是每位参与者需要思考的命题。2025杭州大学生电影季·AIGC作品推优活动,正是提供了一个让青年创作者在实践中寻找答案的舞台。其最终成果,不仅是一批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短片作品,更可能孕育出影响未来电影发展的新观念与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