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神病人》新版将拍,卢卡·瓜达尼诺执导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在影视界的浩瀚星空中,经典作品的复刻与重塑总能激起观众与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近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北京时间11月27日漂洋过海而来,据国外权威媒体报道,那部曾让无数影迷为之震撼的黑色惊悚佳作《美国精神病人》即将迎来它的新生——一部全新的电影版本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此次,意大利导演卢卡·瓜达尼诺正就执导一职进行深入商谈,他的加入无疑为这部影片注入了新的创意与期待。而剧本方面,则由经验丰富的斯科特·Z·本恩斯操刀,他曾以《谍影重重3》和《副作用》等作品展现了自己对复杂剧情的驾驭能力,此番与狮门影业的合作,无疑为新版《美国精神病人》的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回溯至2000年,克里斯蒂安·贝尔在那部由玛丽·哈伦执导、吉娜薇·特纳联合编剧的电影中,以其精湛的演技塑造了那个在1980年代纽约光鲜亮丽的华尔街雅痞——帕特里克·贝特曼,一个私下里却是冷酷无情的连环杀手。这部影片不仅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讽刺了当时盛行的雅皮士文化和消费主义的狂热,还因其大胆而直接的暴力描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审查争议。原著作者布列特·伊斯顿·艾利斯曾一度认为自己的作品难以跨越文字的界限,转化为银幕上的影像,但制片人爱德华·R·普雷斯曼的坚持与远见,让他于1992年成功购得电影版权,开启了这段不平凡的改编之旅。
然而,这部电影的诞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玛丽·哈伦与特纳正式接手编剧工作之前,包括斯图尔特·戈登、大卫·柯南伯格以及罗布·韦斯在内的多位知名导演都曾考虑执导此片,他们试图在保留小说精髓的同时,将其打造成为一部深刻反映80年代社会风貌的历史片。遗憾的是,前期的筹备过程充满了波折,导演人选几度更迭,哈伦甚至一度因发行方的选角分歧而被解雇,直至奥利弗·斯通接手后又因创作理念不合而退出,哈伦才得以重返项目,并最终促成贝尔出演贝特曼这一经典角色。
正是这样一波三折的经历,让2000年的《美国精神病人》在问世后迅速获得了广泛认可,它以区区7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换来了340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佳绩,成为了一部邪典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而今,新版《美国精神病人》意在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诠释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笔下的故事,再次将观众带入那个充满诱惑与危险、光鲜与阴暗并存的曼哈顿投资银行家世界。帕特里克·贝特曼,这个表面风光无限、自恋且虚荣的角色,将继续在银幕上演绎他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双重人生,而这一次,他又将如何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怎样的社会思考,值得每一位影迷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