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卢国沾:香港词坛巨匠,粤语金曲缔造者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香港乐坛又一位传奇人物离开了我们。3月19日那天,著名填词人卢国沾走了,76岁。消息一出,好多人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那些陪我们长大的粤语金曲,好多都是他写的词啊。
记得小时候看《大地恩情》吗?”河水弯又弯,冷然说忧患”一出来,整个人就跟着旋律沉进去了。这部1980年亚视的经典剧集,主题曲就是卢国沾的手笔。他写词特别有意思,总能把家国情怀藏进字里行间,听着听着就让人鼻子发酸。还有《变色龙》里那句”人生与命运,原是一天百变”,现在哼起来都觉得特别有味道。
说到武侠剧,谁能忘记《小李飞刀》?”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这两句词,把李寻欢的潇洒和无奈写得透透的。我到现在都记得,小时候追剧时每到片头曲就跟着瞎唱,虽然粤语发音不准,但那股江湖气还是学得挺像。卢国沾特别擅长写这种侠骨柔情的词,跟顾嘉辉的曲配在一起,简直绝了。
要说最燃的,还得数《大侠霍元甲》的《万里长城永不倒》。1983年这部剧火遍大江南北,连内地观众都会唱”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这首歌写得特别妙,既有民族气节,又不会太说教。卢国沾后来回忆说,当时写这首词压力很大,因为要表达中国人的骨气,又不能太直白。最后他选择用”开口叫吧,高声叫吧”这样口语化的表达,反而让歌曲更有感染力。
你可能不知道,卢国沾最早其实是银行职员。1976年开始写词,一写就是三千多首。他特别会写电视剧主题曲,像《天蚕变》里”独自在山坡,高处未算高”,《太极张三丰》里”风中柳丝舒懒腰”这些词,画面感都特别强。关正杰唱过他不少作品,两个人合作起来特别默契。有次录音,关正杰觉得某句词唱不顺,卢国沾当场就改,改到歌手满意为止。
在80年代的香港乐坛,卢国沾和黄霑、郑国江被称作”词坛三宗匠”。他们各有各的风格——黄霑豪放,郑国江温暖,卢国沾则更擅长把人生哲理写进流行曲。像罗文唱的《激光中》,”光加热就等于火,火加歌就等于我”,这种看似简单的歌词,其实藏着很深的人生感悟。他写《天龙诀》时用”风中看疾风劲草”,短短七个字就把武侠世界的苍凉写活了。
卢国沾晚年身体不太好,眼睛几乎看不见了,但他还在坚持写词。2014年他获得香港金针奖,上台领奖时说:”我这一生最幸运的,就是能用文字陪伴这么多人的成长。”现在再听《戏剧人生》里那句”快乐时快乐,痛苦时痛苦”,突然觉得这就是他最好的写照——把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写进歌里,让我们在旋律中找到共鸣。
想想真是神奇,这些三四十年前的老歌,现在听起来还是那么有味道。《秦始皇》的”大地在我脚下”,现在KTV里还有人点;《怒剑鸣》里”平生勇猛怎会轻就范”,每次听到都让人热血沸腾。卢国沾走了,但他留下的这些歌词,就像一颗颗时间的胶囊,封存着香港乐坛最辉煌的年代。下次再听到这些老歌,记得好好品味里面的每一个字——那都是他用毕生心血写就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