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电影资讯

成龙电影“反派”理查德·诺顿离世,75岁

成龙电影“反派”理查德·诺顿离世,75岁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那个总被揍的老外走了,香港动作片的黄金时代又少了一块拼图
“我一生的挚爱今天离开了。”朱迪·格林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这句话时,手指一定在发抖。照片里那个满头银发的高个子男人,正搂着她和他们的爱犬对着镜头微笑,就像过去四十年的每一个普通周末。只是这次,75岁的再也不会更新这张全家福了。
成龙电影“反派”理查德·诺顿离世,75岁
消息传到香港时,成龙正在片场。这个曾经在《快餐车》里用旋转踢腿把诺顿踹进喷水池的功夫巨星,突然想起1985年巴塞罗那的夏天。当时诺顿穿着皮裤在烈日下连拍12条打戏,皮革都被汗水泡得发硬。”他总说最享受被我揍的戏份,因为够真实。”成龙在悼念文字里写道,”现在我才明白,是他在用身体给动作片当人肉沙包。”
在录像厅时代长大的影迷肯定记得这张脸——金发碧眼却总挂着阴笑,一米九的个头打起架来像台重型坦克。从《富贵列车》里炸火车的德国军官,到《城市猎人》中穿着骚包紫西装的反派,诺顿把”洋坏蛋”演出了教科书级别的水准。有场戏需要他被洪金宝用竹竿抽下楼梯,这个空手道黑带高手愣是实打实滚了七遍,第二天背上全是淤青还跟武行兄弟开玩笑:”下次能不能换个泡沫道具?”
这个在墨尔本街头当保镖起家的澳洲小伙,恐怕没想到自己会成为香港电影最抢手的”人肉靶子”。八十年代嘉禾公司的化妆师都熟悉他的面部轮廓——高颧骨适合接拳头,下巴线条挨特写时有雕塑感。有次拍《东方秃鹰》,元彪的飞踢意外擦到他太阳穴,诺顿晃了晃居然没倒地,反而即兴加了段踉跄走位的表演。”好莱钨(坞)动作片要拍二十个镜头剪接,”他后来在采访里比划着,”我们香港拍戏,一个长镜头打到底。”
武术指导董玮至今记得诺顿的敬业。某部戏需要他从三楼跳进游泳池,替身都准备好了,这个四十多岁的老外却坚持自己上。”他落地时像块门板似的拍在水面上,我们都听见啪的巨响。”结果诺顿浮出水面第一句话是:”刚才那条够不够狠?要不要再来一次?”这种玩命精神让他在《夏日福星》里赢得了和成龙在电梯间的经典对决,那场戏后来被好莱坞动作导演拿去当教学案例。
比起现在绿幕前摆pose的明星,诺顿那代演员是用骨头在胶片上刻字。拍《奇迹》时他被梅艳芳用花瓶砸头,道具组失误用了真玻璃,血顺着金发往下滴的镜头居然一条过。收工后去医院缝针,他还在问:”明天拍戏发型会不会穿帮?”这种近乎偏执的认真,让他成为少数能跟上”洪家班”节奏的外籍演员。
如今回看《富贵列车》里他被元彪用折凳暴打的片段,会发现个细节:每次挨揍前诺顿都会微妙地调整肌肉角度,既保证视觉效果又护住要害。这种刻进本能的专业,源自他年轻时在东京道场的训练。作为极真空手道最早的外籍黑带之一,他能用英、日、粤语三种语言和武指沟通动作节奏,这在国际演员里堪称奇迹。
香港影评人阿蒙翻出珍藏的《皇家师姐》胶片,诺顿饰演的军火商在码头枪战那场戏,有个边换弹匣边侧滚翻的长镜头。”现在看依然惊艳,他滚翻时风衣下摆的抛物线像经过数学计算。”这种精确到帧的暴力美学,随着老派动作演员的离去正变成绝响。
诺顿后,有网友找出他2001年客串《尖峰时刻2》的花絮。当时五十多岁的他主动要求增加后空翻动作,被成龙劝住后嘟囔:”我还能打十个回合。”如今再看这些画面,突然意识到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个演员,更是那个敢用肉身搏胶片的电影时代。就像朱迪晒出的最后那张合照,诺顿怀里的狗狗已经垂垂老矣,而背景里香港维多利亚港的霓虹,也早换了人间。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