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准恋爱》片尾曲:管乐与周澄奥的欢乐恋曲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180cm女孩爱上”矮个子”设计师:这部片把相亲标准撕得粉碎
“你一个女孩子长这么高,以后怎么找对象啊?”高冉从小到大听得耳朵起茧的这句话,终于在相亲市场上得到验证——她的简历被婚恋平台系统自动过滤掉了。这个开场就带着荒诞感的设定,正是电影《非标准恋爱》扔向观众的第一颗炸弹。3月14日上映的这部片子,把管乐和周澄奥塞进了一个关于身高差与爱情标准的实验室,结果炸出来的全是当代年轻人相亲时遇到的真实困境。
高冉这个角色太有辨识度了。180cm的单身女孩走在街上会被当成模特,但在相亲角里就成了”残次品”。管乐演活了这个表面毒舌内心敏感的设计公司白领,特别是她穿着高跟鞋居高临下怼人的样子,活脱脱就是现实中那些被身高困扰的都市女性。直到她遇见了周澄奥演的张扬——这个比她还矮半个头的设计师,两人从甲方乙方互怼开始,慢慢发展成要踮脚才能接吻的”非标准CP”。有场戏特别戳人,高冉偷偷把高跟鞋换成平底鞋去约会,结果发现张扬在鞋里垫了增高垫,两人相视一笑的瞬间,什么身高标准都见鬼去了。
导演邢潇玩得最狠的是那段东北民谣混搭电子说唱的片尾曲《高低有爱》。你想象一下,二人转的唢呐声里突然炸出赛博朋克的合成器,歌词里”你嫌我高来我嫌你矮,凑成一对儿才叫有派”直接解构了婚恋市场的打分体系。这哪是MV啊,根本是给所有相亲简历贴标签的人一记耳光。有个镜头绝了:高冉和张扬背靠背站着,身高差形成的锯齿状剪影慢慢变成心电图曲线——爱情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心跳才是硬道理。
电影里那些相亲平台的桥段简直是在偷拍现实。算法根据收入、学历、身高自动匹配对象的设定,看得人后背发凉。有场戏是高冉的闺蜜给她介绍对象,开口就是”985毕业,年薪50万,有房有车”,结果见面发现对方在偷偷量她脚长(据说脚大影响生育)。这种荒诞到真实的细节,把当代年轻人被数据化的相亲现状扒得底裤都不剩。但最狠的还是张扬那句:”你们平台给我打78分?我给自己打100分行不行?”
“满月观影场”的创意绝了。演到第89分钟时影院天花板突然变成星空顶,正好是男女主角在民宿阳台上吵架又和好的戏。高冉吼出”去他娘的身高差”时,整个影厅飘起星星点点的光,后排有姑娘突然”哇”地哭出声来。这种沉浸式设计比任何爱情鸡汤都管用——当你看见满屋子星光随着主角情绪起伏明灭,谁还在意什么狗屁标准?
管乐和周澄奥的化学反应很奇妙。有场早餐戏,高冉习惯性弯腰迁就餐桌高度,张扬默默推过来一摞书垫在她椅子下。没有台词,就这个动作把”平等恋爱”四个字演活了。还有两人在宜家样板间里假装夫妻的段落,周澄奥踮脚够柜子,管乐突然从后面把他抱起来,整个影院笑到拍大腿,笑着笑着又鼻子发酸——这不就是爱情最该有的样子吗?
看完电影最大的后遗症是再也无法直视相亲软件了。那些把人类量化成参数的匹配系统,在”踮脚相爱”的真实面前显得特别可笑。就像片中那个反复出现的意象:高冉总爱画没有刻度的尺子,最后张扬给她的求婚礼物,是把所有刻度都改成两人恋爱纪念日的卷尺。这大概就是电影想说的——当爱情变成Excel表格里的条件筛选,我们或许都该学学这对”非标准情侣”,把别人眼中的bug过成独家甜宠。